本报讯(记者 杨立轩 摄影报道) 练江流域水葫芦滋生严重,长期以来是潮阳区河涌整治的一大难题,不过这一现象往后有望得到改变。近日,潮阳区投入近400万元购置的水葫芦打捞船正式使用,同时启动水利互联网信息管理平台。这意味着,相关部门日后可通过 *** 实时监测到水葫芦及漂浮垃圾清除情况,切实提高河涌整治的工作效率。
据不完全统计,潮阳区现有河涌沟渠1200条,长约1051公里。由于历史原因,大多数河涌垃圾淤塞、水质污染等现象十分严重,其中水葫芦滋生问题尤为突出。为此,潮阳区委区 *** 高度重视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工作,全面部署全区“河长制”管理制度,并投入近400万元购置4艘水葫芦打捞船以及相关机械设备,负责对练江流域水面漂浮垃圾及水葫芦等水生植物进行打涝清除。同时,通过互联网平台,对全区练江流域水利设施及河面打捞情况进行实时管理及监控,力争到2016年底,实现“污水无直排、河面无垃圾、河道无淤积、两岸无违章、河水不黑臭”目标。
近日上午,记者在练江主流贵屿渡头段看到,江面密布大量水葫芦,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“大草原”,成年人几乎可在江面站立。一侧的水葫芦打捞船不断“吃”着江里的垃圾和水葫芦,不用半小时就满载垃圾,而经过清理的河段,也渐渐露出了水面。据潮阳区水务局局长马勇和介绍,练江流域不少江段水葫芦滋生已久,打捞难度大,投入这种打捞船,每小时能处理60吨垃圾,相当180立方米,而比起原本的人工打捞方式,相当100个人以上的处理量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据了解,4艘打捞船将分别在练江潮阳与普宁交界段、练江闸道到和平桥段、海门湾大闸到练江闸段和北港河段4个地点开展打捞工作,并进入常态化运作,预计今年内将实现水面漂浮物全部清除的工作目标。